炎炎夏日!!高温来袭,母婴防高温,健康不 “中暑”

 提示:点击图片可以放大

炎炎夏日!!高温来袭,母婴防高温,健康不 “中暑”


01

户外高温天气

    根据最新气象预报,未来几天将迎来高温天气,预计气温将持续超过35℃,局部地区可能达到40℃。为了确保大家的健康和安全,我们特此发布高温天气预警。注意防护。

02

高温预防 母婴防护

1. 避免高温环境与过度劳累

  • 减少外出:避开上午 10 点至下午 4 点的高温时段外出,尤其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或闷热环境(如拥挤的公共场所)。如需外出,选择阴凉处行走,随身携带遮阳伞、宽檐帽,穿防晒衣(优先选择透气的冰丝、棉质面料)。

  • 控制活动强度:避免剧烈运动、长时间站立或家务劳动,高温天建议以散步等轻度活动为主,每次不超过 30 分钟,感到疲劳立即休息。

2. 科学补水与饮食
  • 补水原则孕妇每日饮水量建议比平时增加 500-1000 毫升(约 2000-3000 毫升),以白开水、淡盐水(少量)、常温果汁(无添加糖)或绿豆汤(不加冰)为宜,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可能引起腹胀),建议每 1-2 小时喝 100-200 毫升。

    注意:不要用含糖饮料、冰镇饮品(低于 10℃)代替白水,以免刺激肠胃或导致血糖波动。

  • 饮食调节多吃含水量高的食物:如西瓜(适量,避免过量导致血糖升高)、黄瓜、西红柿、梨、冬瓜等,补充水分同时摄入维生素

  • 清淡易消化:以粥类、汤面、蔬菜沙拉等为主,减少辛辣、油腻食物;适量补充蛋白质(如鸡蛋、瘦肉、豆腐),避免营养不良。

  • 注意饮食卫生:高温易导致食物变质,不吃剩饭剩菜(如需食用,彻底加热),不买路边摊食物,预防腹泻(可能引发宫缩)。



02

母婴重点保护人群

  • 警惕中暑信号孕妇中暑症状可能更隐蔽,如头晕、头痛、心慌、胸闷、恶心、出汗减少、体温升高(38℃以上)等,需立即转移到阴凉处,喝少量淡盐水,用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降温,若症状无缓解,立即就医(高温可能影响胎儿供氧,不可拖延)

  • 监测胎动与身体状态:高温天若感觉胎动异常(突然频繁或减少)、腹痛、阴道出血,或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可能是脱水或缺氧的信号,需及时联系医生


2. 环境温度与穿着

  • 室内温度控制婴儿房间温度建议保持在 24-26℃,湿度 50%-60%。使用空调时,避免冷风直吹婴儿(可将婴儿床移至远离空调风口的位置),定期开窗通风(每天 2-3 次,每次 15-20 分钟,避免通风时室温骤降);风扇不要对着婴儿吹,可对着墙壁吹以促进空气循环。

  • 衣物选择

  • 穿盖以 “舒适不闷热” 为原则:比成人少穿一件(如成人穿短袖,婴儿穿薄款长袖或短袖即可),选择透气的纯棉连体衣或和尚服,避免穿多层衣物或盖厚重被子(尤其夜间,不要因担心着凉而过度包裹,可能导致 “捂热综合征”)。

  • 及时更换衣物:婴儿出汗后,需立即更换汗湿的衣服,并用温水擦身保持皮肤干爽,预防痱子或皮肤感染。

3. 补水与喂养

  • 母乳喂养婴儿:6 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婴儿,通常无需额外喂水(母乳中 80% 以上是水分),但高温天可适当增加喂奶次数(如平时每 3 小时一次,可缩短至 2.5 小时一次),通过频繁哺乳补充水分;若婴儿出汗多、尿量减少(每天少于 6 次尿),可在两次喂奶间喂 1-2 勺温开水(约 5-10 毫升),具体遵医嘱。

  • 配方奶喂养 / 混合喂养婴儿:可在两次喂奶间喂少量温开水(根据月龄,每次 5-20 毫升,避免影响奶量),奶粉冲泡时严格按比例加水,不要过浓(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 添加辅食的婴儿6 个月以上已添加辅食的婴儿,可适当吃些含水量高的辅食,如南瓜泥、冬瓜泥、梨泥、稀释的果汁(无添加糖),但需循序渐进,避免引起肠胃不适。


03

共同注意事项

  • 关注天气预报提前了解高温预警,红色预警时尽量不外出,必要时储备充足的水、婴儿用品和常用药品。

  • 避免过度依赖空调:长时间密闭空调房易滋生细菌,需定期清洗空调滤网(每周 1 次),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不超过 5-7℃),防止婴儿和孕妇感冒。

  • 特殊情况及时就医孕妇若出现持续腹痛、胎动异常、阴道流水 / 出血;婴儿出现高热不退、抽搐、昏迷、严重脱水等,不要自行处理,立即送往医院,途中注意保持通风、避免阳光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