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在肚子里就 “缺钙”?偷走宝宝的骨骼力 + 妈妈的好状态,宝宝的 “阳光保护伞”!
脂溶性维生素
妊娠与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在骨骼健康、免疫系统功能及钙磷代谢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大部分来源于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后合成,少部分从饮食中获取。但维生素D缺乏症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很常见,尤其是在孕妇中。
孕期缺乏维生素
怀孕期间,孕妇的新陈代谢和内分泌功能会发生微妙变化,营养摄入既要满足自身营养需求,又要满足胎儿发育需要,因此需充足摄入维生素D等重要营养素。中国大陆女性妊娠过程中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的患病率为84%。妊娠期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会对孕妇及胎儿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妊娠早期是胎儿发育的关键,此时母体维生素D水平的异常可能导致胎儿发育迟缓、骨骼发育不良、早产及其他妊娠不良结局发生。
对胎儿的影响
骨骼发育异常:胎儿钙吸收不足,可能导致骨骼钙化不良、颅骨软化、先天性佝偻病,出生后易出现鸡胸、O 型腿等问题。
生长受限:影响胎儿宫内发育,增加低体重儿出生的风险。
远期健康风险:研究表明,孕期维生素 D 缺乏可能增加胎儿成年后骨质疏松、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概率。
对母体的影响
骨健康问题:母体钙流失加速,易出现腰背痛、腿抽筋,甚至孕期骨质疏松,增加产后骨折风险。
妊娠并发症风险升高:可能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先兆子痫的发生率,还可能提高早产、剖宫产的概率。
免疫力下降:维生素D参与免疫调节,缺乏可能导致母体抗感染能力低,易感冒、感染性疾病。
孕期维生素 D 的补充
01
补充原则:“缺则补,按需补”
轻度不足(50-74nmol/L):每日补充 400-800IU(10-20μg)维生素 D3 制剂,同时增加日照和富含维生素 D 的食物。
明显缺乏(<50nmol/L):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大剂量补充(如每日 2000-4000IU,持续 4-6 周),之后改为每日 400-800IU 维持。
注意事项:
维生素 D 是脂溶性维生素,过量可能中毒(每日超过 50μg 即 2000IU 有风险),表现为高钙血症、恶心、呕吐等,需严格遵医嘱补充。
02
食物与日照辅助补充
食物来源:优先选择:三文鱼、金枪鱼、蛋黄、强化食品(如强化牛奶、酸奶,每 100ml 约含 100IU)。搭配建议:每周吃 2-3 次深海鱼,每日 1 个鸡蛋,饮用强化乳制品。
科学日照:每天上午 10 点前或下午 4 点后,暴露面部、手臂等皮肤,日晒 10-15 分钟(无需暴晒,避免晒伤),阳光是最经济的 “维生素 D 来源”。
孕期维生素 D 的预防
01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素食者:因较少摄入动物性食物,需更注重日照和强化食品,必要时直接补充制剂。
肥胖孕妇:体内维生素 D 易被脂肪储存,生物利用率低,可能需要更高剂量补充,需定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