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拉响警报!基孔肯雅热突袭,我们该如何应对?

 提示:点击图片可以放大

多地拉响警报!基孔肯雅热突袭,我们该如何应对?


图片

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孕妇和婴幼儿由于生理特点特殊,感染基孔肯雅热后可能面临更高风险,因此预防需更加谨慎和细致,核心仍是防蚊灭蚊,避免叮咬

01

图片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 1-12 天,多为 3-7 天。

典型症状急性起病,以中低热为主,部分伴高热,可伴畏寒、头痛、全身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等,热程多为 1-7 天关节痛可为首发症状,常在 24-48 小时内出现多个关节疼痛,呈对称性分布,主要累及远端小关节,疼痛随运动加剧,可影响活动。多数患者在发病后 2-5 天出现皮疹,常分布在躯干、四肢、手掌和足底,为斑疹、丘疹或斑丘疹,部分伴有瘙痒,数天后消退,可伴轻微脱屑

图片
图片

孕妇预防措施

图片

环境防蚊,减少滋生地居住环境保持干燥,花盆托盘、下水道等积水(伊蚊主要在清水中产卵),定期更换水生植物的水并清洗容器。室内安装纱窗、纱门;夜间睡觉可使用蚊帐(优先选择物理防蚊,减少化学物品接触)。

外出时加强防护这两种蚊子喜欢白天活动吸血高峰分别为上 时和下午尽量避免在高峰时段外出,尤其是草丛、树荫、积水附近等蚊虫密集区域。外出时穿长袖上衣和长裤,选择浅色衣物(蚊虫对深色更敏感),衣物材质以紧密织物为主,减少蚊虫叮咬机会。如需使用驱蚊剂选择成分安全的产品避开眼、口、鼻及皮肤破损处,喷在衣物上而非直接接触皮肤;避免使用未明确标注成分的产品,使用前可咨询医生。

未明确标注成分的产品,使用前可咨询医生。

图片

物理防蚊为首选婴儿床、摇篮等周围安装婴儿专用蚊帐,尤其夜间和午睡。室内保持清洁干燥,阻断蚊虫进入;可使用电蚊拍等物理方式杀灭室内蚊虫,避免使用蚊香、灭蚊喷雾(婴幼儿呼吸道娇嫩,易受刺激)。

外出时的防护细节: 2 个月以下婴儿禁止使用任何化学驱蚊剂,完全依赖物理防护(蚊帐、衣物)。2个月以上婴幼儿:可使用驱蚊剂,喷在衣物上(避免直接喷在皮肤,尤其手、眼、口周围),使用后及时洗手,且每日使用不超过 1 次婴幼儿外出时穿覆盖手脚的连体衣或长袖衣裤,衣物材质柔软透气,避免过紧影响活动。推车或婴儿车装蚊帐,形成物理屏障;避免在蚊虫密集区域停留过久。驱蚊剂使用需格外谨慎

图片

检查方法

图片

    血常规、血生化、血清学检查、病原学检查等,并发脑膜脑炎时需进行脑脊液检查。其中血清学检查可检测血清特异性 IgM 和 IgG 抗体,病原学检查可通过核酸检测、病毒分离检测判断是否感染。

治疗与预后

图片

  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以对症处理为主,包括卧床休息、降温、止痛等。基孔肯雅热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多数患者可在 1 周内好转,但部分患者可能会遗留关节功能受损。

图片

需特别警惕:孕妇和婴幼儿的补充应以 “均衡饮食 + 必要时遵医嘱制剂” 为原则。

孕妇:优先通过饮食保证维生素摄入,必要时遵医嘱补充维生素 C增强免疫力,维生素 D:调节免疫功能,B 族维生素(如 B6、B12):参与能量代谢和免疫维持,叶酸:孕期必需(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婴幼儿:以母乳 / 配方奶为基础,逐步添加辅食补充维生素维生素 A:促进黏膜修复,维生素 C,维生素 B 族,持续补充维生素 D(遵医嘱,通常每日 400IU),直至幼儿期。且因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受到病毒侵害。老年人身体抵抗力较弱,感染后病情可能加重,病程延长,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也相对较高。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患者,感染后并发症风险高,病情可能恶化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