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警告!为什么男宝女宝都逃不过尿路感染?发烧别只当感冒!
婴幼儿尿路感染
小身体,大问题!
故事一 :宝宝一尿尿就哭,这是怎么了? 天气炎热,家中 18 个月的宝宝哭闹不止,尤其在尿尿的时候,哭闹更加厉害,且总是断断续续、尿不干净,怎么安抚都没用。于是家人决定带宝宝前往医 院就诊,经过一番检查和化验后,宝宝被诊断为“ 尿路感染”。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 又称“ 尿路 ”,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尿路感染又叫“ 泌尿道感染 ”,是指微生物入侵尿道,并在其中生长繁殖,造成尿道内表层的炎症反应。婴幼儿尿路感染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少数由病毒、真菌等导致,其中大肠杆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占 70%~80%)。

01
为什么宝宝会发生尿路感染

女宝宝尿道短, 且外部开口裸露并靠近肛门,增加了细菌侵入的风险。男宝宝尿道虽然长,但常存在包皮环较紧与包皮过长的问题,容易聚集污垢,如果平时没有做好清洁卫生,细菌同样有可能顺着尿道往上走,导致尿路感染。使用尿布不及时更换、免疫力低下(如早产儿、营养不良)、长期使用抗生素等。
02
宝宝尿路感染的症状

1
新生儿( 满月之内的婴儿 )
发生尿路感染时会出现发热、面色苍白、食欲下降或拒绝进食、反胃、腹泻等症状。有的宝宝会呈现生长发展迟缓,极个别的宝宝会出现睡眠过多、易怒或是抽动等神经系统的异常反应。
2
婴幼儿(0 ~ 3 岁的宝宝)
发生尿路感染时发热表现最突出。不吃奶、呕吐、腹泻的症状也很明显, 但细心观察还可发现宝宝有尿尿时哭闹不止、尿布有臭味和臀部有顽固性尿布疹等症状。
3
年长儿(3 岁以上的宝宝 )
发生尿路感染时“ 尿路刺激征 ”明显,发热、寒战、腹痛等症状也突出, 并且肉眼可见尿液混浊或血尿。


03
诊断方式

尿常规检查:清洁中段尿。
尿细菌培养:是诊断的 “金标准”。
影像学检查:首次感染的婴幼儿(尤其是 < 2 岁)建议做泌尿系 B 超,排查有无结石、畸形等。反复感染者需进一步做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 或肾静态显像,明确是否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等解剖异常。
04
治疗原则

急性期: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未明确病原菌时,首选广谱抗生素,静脉给药至体温正常后改为口服,总疗程 7~14 天(具体需根据病情调整)。
反复感染者:可能需长期小剂量抑菌治疗,预防复发。
对症支持治疗:发热时物理降温或使用退热药。保证液体摄入,促进尿液排出,减少细菌滞留。
手术治疗:若合并严重泌尿系统畸形(如重度反流、梗阻),可能需手术纠正。
婴幼儿尿路感染时,重点补充维生素 C(酸化尿液、增强免疫)、B 族(调节代谢、改善消化)、A(保护黏膜)和 D(支持免疫),优先通过天然食物(如母乳、果泥、菜泥、肉泥)摄入,避免过量。若饮食摄入不足,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婴幼儿专用制剂,确保安全有效。同时,维生素补充需配合规范的抗感染治疗,才能更好地促进恢复。
婴幼儿尿路感染的营养支持以 “均衡、易消化、足量液体” 为核心,根据年龄和症状轻重调整饮食结构,优先保证能量和水分摄入,同时借助母乳、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增强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