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血压飙升?不控后果超严重!这份避坑指南快存!

孕期的“隐形杀手”
警惕妊娠高血压

妊娠高血压是一种仅在妊娠期间出现的疾病,通常在妊娠20周之后高发,其主要症状包括血压上升,收缩压达到或超过140mmHg,以及(或)舒张压达到或超过90mmHg,常伴蛋白尿和水肿,严重者可发生头痛、头晕、视力模糊、恶心、呕吐及上腹部疼痛、抽搐和昏迷,甚至威胁母婴的生命。

妊娠高血压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妊娠高血压病因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但其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免疫失衡是其中之一,母体与胎儿间的免疫平衡被打破可能引发疾病。内皮细胞激活或功能异常也起着关键作用,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舒缩功能失调。子宫胎盘缺血是重要环节,胎盘血流量减少引发机体释放炎性介质和血管活性物质。氧化应激,即体内氧化与抗氧化失衡,也可能损伤内皮细胞。营养缺乏如低白蛋白血症、钙镁锌硒等缺乏,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遗传因素也不容忽视,妊娠高血压有母系遗传倾向。最后,行为应激生活事件及焦虑情绪等也可能导致机体应激反应增强,引发血压升高和血管内皮损伤。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妊娠高血压的复杂发病机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多角度的思路。

妊娠高血压的诊断
妊娠高血压的诊断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它不仅仅依赖于单一的检查手段,而是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者紧密结合。医生首先会细致观察孕妇的血压变化,检查是否存在蛋白尿、水肿等典型症状,同时还会留意孕妇是否伴有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等不适。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孕妇的身体状况,实验室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它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等多项检测,其中尿常规能准确反映蛋白尿的严重程度,而肝肾功能检查则能揭示肝脏和肾脏是否受损,凝血功能检查则用于评估孕妇的凝血状态,确保分娩过程中的安全。此外,影像学检查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B超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胎盘的位置、形态以及血流状况, 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则能进一步评估子宫胎盘的血流灌注情况,为医生提供更为详尽的诊断依据。



妊娠高血压的治疗

休息与镇静

降压治疗
口服降压药物如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等,它们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且相对安全。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孕妇的血压变化,及时调整,确保治疗效果。

解痉治疗
硫酸镁作为解痉治疗的首选药物,具有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显著效果。它还具有镇静、抗惊厥和降低颅内压的重要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痉挛症状, 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利尿治疗
主要针对全身性水肿、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或血容量过多且存在潜在脑水肿风险的患者。呋塞米、甘露醇等利尿药物是常用选择,它们能有效促进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减轻水肿症状。在妊娠期利尿剂的使用需格外谨慎。

纠正低蛋白血症
需要及时补充人血白蛋白或血浆等胶体溶液。这些胶体溶液能够迅速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组织间液回流入血,从而有效改善低蛋白血症。

密切监测母儿情况
需要密切监测血压、 尿蛋白、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多项指标的变化。同时,还要关注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宫内安危状态。

适时终止妊娠
当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病情不稳定、胎儿生长受限、胎盘功能减退等情况出现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及时做出终止妊娠的决策。剖宫产或阴道分娩是两种常见的分娩方式。能够有效避免病情进一 步恶化,保障母婴的安全和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