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总拉肚子?慢性腹泻藏风险!消化科医生教你科学应对

  母婴课堂     |      2025-09-23 10:24

孕期总拉肚子?慢性腹泻藏风险!消化科医生教你科学应对


     孕期慢性腹泻

01.


   孕期慢性腹泻的常见原因(消化内科视角)

孕期生理与激素变化引发的消化功能紊乱

孕激素升高:孕激素可松弛胃肠道平滑肌,导致胃肠蠕动减慢,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易引发肠道菌群失衡,出现慢性腹泻。

雌激素变化:升高可能刺激肠道黏膜,增加肠道分泌,改变肠道渗透压,表现为持续性轻度腹泻。

子宫压迫影响肠道正常排空功能,导致肠道内容物滞留、细菌滋生,诱发慢性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


图片

01

 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

肠道感染孕期免疫力相对降低易感染细菌、病毒,若未彻底控制,可转为慢性炎症,表现为反复腹泻。

炎症性肠病(IBD):典型症状为慢性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体重下降)。

肠易激综合征(IBS):孕期情绪紧张、压力大可能诱发 IBS,表现为排便前腹痛、腹泻后缓解,粪便多无黏液或脓血

胰腺疾病:如慢性胰腺炎,会导致脂肪消化吸收障碍,出现 “脂肪泻”。


02.


   外界因素:饮食、药物与环境

图片

02

饮食不当:孕期若长期摄入高纤维、生冷、辛辣或乳糖含量高的食物超出肠道耐受能力,导致肠道蠕动异常,引发慢性腹泻;部分孕妇对孕期补充的维生素(如含铁制剂)不耐受,也可能出现腹泻。

药物副作用:孕期服用某些药物可能刺激肠道,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导致慢性腹泻。

环境与情绪作息不规律、腹部受凉或长期焦虑、抑郁, 影响肠道功能,导致动力紊乱,诱发慢性腹泻。

03.


   孕期慢性腹泻的潜在危害(母婴双重视角)


对孕妇的危害

营养失衡与电解质紊乱:会导致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吸收障碍易导致脱水、低钾血症、低钠血症影响孕妇心肾功能。

消化系统并发症:加重肠道黏膜损伤,诱发肠道出血;还可能降低肠道免疫力,增加继发感染风险

妊娠并发症风险升高:导致孕妇体重增长缓慢,增加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

对胎儿的危害

胎儿生长受限(FGR):导致胎儿获得的营养供给不足,出现体重低于同孕周正常水平、器官发育迟缓等问题。

早产或流产风险:刺激子宫收缩,频繁宫缩可能诱发流产;感染毒素也可能间接引发子宫收缩

胎儿宫内缺氧风险:严重脱水导致孕妇血容量不足,胎盘血液灌注减少,影响宫内氧气供应,长期导致胎儿宫内缺氧,影响神经系统发育

图片

FACING THE CITY

04.


 应对措施

明确病因:优先完善检查

粪便检查:为首选检查。

血液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炎症指标

影像学 / 内镜检查:仅在必要时进行腹部超声(无辐射),检查时需采取左侧卧位,动作轻柔。

对症治疗:安全用药与营养支持

选择孕期安全药物:蒙脱石散:物理性止泻药,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与电解质,避免脱水加重

调整饮食结构:选择低脂、低纤维、易消化的食物,逐步增加营养补充优质蛋白、维生素、矿物,明确不耐受的食物需长期避免

日常护理与监测:预防病情加重

腹部保暖:避免腹部受凉,热敷腹部,减少肠道蠕动异常。

情绪管理:通过散步、听音乐、与家人沟通等方式缓解孕期焦虑。

密切监测:记录腹泻次数、粪便性状、伴随症状及孕妇体重变化;同时关注胎动情况,若出现胎动异常立即就医。营养包科学配比关键营养素,可随餐补充,轻松填补饮食缺口,让孕期营养更全面,恢复更高效。

【同唯安复合营养包】特别添加

 α- 亚麻酸、活性叶酸、DHA等22种维生素+矿物质

针对特殊时期的营养需求,精心配比

一包满足每日全面营养所需

让孕期营养补充轻松又科学

图片